当前位置: 测试器械 >> 测试器械前景 >> 钢质管道内检测技术规范被检测管道的一般性
一、被检测管道的一般性要求
1、收发球简
收发球筒示意图见图1,收发球筒的尺寸在满足相应规范的基础上还应满足表1的条件:
2、三通
2.1开孔直径大于30%管道外径的三通应设置挡条或挡板:
a)挡条或挡板的内弧应与主管内表面弧度相同,并等间距分布;
b)轴向挡条和周向挡条应垂直交叉并焊接牢固,挡条两端与管道应焊接同定;
c)挡条的具体设置方法和要求宜按照附A的要求执行。
2.2套管三通开孔区域轴向长度应不大于管道外径。
2.3相邻两个三通(开孔直径大于30%管道外径的三通)中心间距离应大于下列计算值
式中:
D——管道外径;d1,d2——两相邻三通的开孔直径。
3、弯头
3.1管道弯头的曲率半径应满足相应规格检测器的通过性能指标。
3.2相邻弯头间的直管段长度应大于管道外径。
4、阀门
管道沿线阀门应开启灵活,检测期间应处于全开状态。全开状态的阀门内径应满足检测器最低通过性能指标。
5、管道斜接
管道斜接角度不应超过检测器的通过性能指标。
6、直管段变形
管道直管段变形量不应超过检测器的通过性能指标。
7、里程桩、标志桩、测试桩
管道沿线的里程桩应齐备;标志桩、测试桩宜齐备。
8、管道运行压力
检测器运行期间,管道运行压力应满足检测器正常运行的要求;新建输气管道应建立背压,背压不宜小于0.4MPa。
9、输送排量
检测器运行期间,管道的输送排量应保持平稳且满足检测器运行速度的要求。
二、内检测周期及设备的选择
1、管道内检测周期应不超过8年。
2、管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将管道内检测周期适当缩短:
a)多次发生事故(含第三方损伤)的;
b)防腐层损坏严重的;
c)管道运行环境恶劣的;
d)输送介质含硫化氢等腐蚀成分较高或介质对管道腐蚀情况不明的;
e)运行期超过20年的;
f)处于环境敏感地带或人口密集区的。
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尽快进行管道内检测,并经评估合格后方能实施运行:
a)管道所在地发生地震、海啸、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的;
b)停运超过1年、再启用的封存管道;
c)管道需要提压运行的;
d)管道输送介质发生重大变化的。
4、新建管道应当在投产3年内进行首次管道内检测(也称基线检测)。
5、管道运营企业应根据检测的目的、管道的工况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选择依据可参见附录B。
转自石油管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