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试器械 >> 测试器械前景 >> 新法规下医疗器械研发流程梳理
注:文末有医疗器械附件大礼包,免费领取!
简介:医疗器械研发主要的标准文件是ISO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国际标准),以及国内最新的GBT-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以前是YY/T-),GBT基本上和ISO一样的
一般医疗器械开发主要是这六个阶段:设计开发策划阶段、设计开发输入阶段、设计开发输出阶段、设计开发验证阶段、设计开发转换阶段、设计开发确认阶段,特别注意的是风险管理是贯穿在整个过程中的,这个和其他行业有本质区别。风险管理可以参考:GBT-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这些阶段完成之后还要进行注册才能上市。
一、设计开发策划阶段
主要是项目的立项、开发计划和开发任务的制定
1、立项:根据年度产品开发计划、顾客要求、市场调查结果进行立项,描述项目的经济意义。
2、开发计划:由研发部门编制设计开发任务书,内容包括项目描述、型号规划、结构组成、功能要求、主要的性能参数,对质量的要求,对图纸和工艺的要求,对设计验证/确认的要求,对生产设备的要求,对编制技术文件的要求,以及风险管理活动(明确个阶段设计开发评审、验证、确认等活动)
3、开发任务:明确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以及各阶段人员的职责和分工,研发的时间及资源投入的要求(包括:项目团队、人员职责权限、任务计划、进度表等)
二、设计开发输入阶段
市场调研报告或顾客要求,适用的国家/行业标准,适用的法律法规,产品预期用
途,产品结构组成及功能/性能,软件,对适用标准的安全评估,风险管理报告及控
制措施,主要包括了
1、产品综述:产品预期用途、功能、性能、管理类别、结构组成、规格型号、主要材料、标签、包装、灭菌方式、有效期。
2、产品设计与开发策划/计划:设计开发的人员与职责、时间、各个阶段的输入与输出、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与目标、资源需求
3、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应列出一个详尽的清单,也可以并在产品综述中。这个清单中的所有文件应有版本号、年代号或实施日期
三、设计开发输出阶段
完成了输入以后,就进入了设计与开发的实施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就会有输出产生
出来,而如实详实记录我们这个实施过程所形成的文件、记录就形成了输出的记录,而最终版本的文件和记录,则是我们需要的“输出文件和记录”。这个过程是不是规范是不是科学的、合理的,则会对研发效率、研发质量、研发成本产生重大影响。这是一个需要平衡的过程。
1、产品图纸:总装图、部件图、零件图、原理图、框图、工艺图、运动状态图。
2、技术要求:应按照国家局发布的《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国家食药总局)编制。技术要求主要内容是:型号规格、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术语,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说明书、标签设计图纸、质量标准、包装图纸)
3、生物学评价结果和记录,包括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
4、样机或样品验证(样品验证方案、报告)
四、设计开发验证阶段
设计验证活动的目的是确保器械符合定义的用户需求、预期用途和适用标准。验证、测试或检查器械设计以确认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要求;必须尽可能接近生产的产品。甚至可以使用实际生产样品。验证步骤可能涉及生物相容性、无菌性、功能测试、包装/摇动/掉落/运输和加速老化研究。有源产品有自己的一系列测试,要求各种标准对安全性(安规)、电磁兼容性(EMC)和类似要求。产品试验,如制程中的试验、成品的试验、某项性能的试验。主要内容如下:
1、包装的试验/验证。
2、材料的试验和验证。
3、老化试验。
4、稳定性、可靠性试验。
5、关键工艺可行性、可靠性、稳定性验证。
6、灭菌的验证。
7、与其他器械的兼容性试验。
8、药物相容性试验等。
五、设计开发转换阶段
通过小样、试产的过程把产品转换成批量生产的过程。设计开发转换是从研制样品到产品批量生产之间最重要的工作,转换活动是将设计开发输出的产品规范向用于制造过程的制造规范转换的过程,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