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试器械 >> 测试器械优势 >> 史上最详尽口罩出口通关申报官方指南雨
要说最近一段时间卖什么东西最火爆,我相信大家都会随口说出是口罩等跟疫情有关的防护物品。
自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对口罩、防护服等相关防护物资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即便有钱也未必能够买到,在这种情况下,口罩就变得非常紧缺,基本上只要能把口罩生产出来,都能迅速把它卖出去。
也正因为口罩这种特殊的需求造就了市场巨大的机会,所以很多企业看到商机之后都纷纷上马口罩生产线,据有关数据统计,自年2月份以来,我国新增口罩和呼吸防护企业家,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速高达%,目前我国口罩和呼吸防护相关企业共计家。
除了口罩生产企业数量暴增之外,跟口罩有关的一些产业链也出现暴增。
暴增行业、产品实例
01、我国有熔喷布相关企业共计家,年2月以来新增家,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速高达%;
02、目前我国额温枪相关企业共计家,年2月以来新增家,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速高达%;
03、目前我国消毒产品相关企业共计家,年2月以来新增家,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速高达85.3%;
04、目前我国防护服相关企业共计家,年2月以‘来新增家,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速高达%。
口罩及相关防护企业的迅猛增加,短期之内带来了这些行业产能的增加,比如目前我国的口罩产能已经从日常的万个左右迅速增加到1亿个以上,而且预计到3月底,我国口罩的日产能有望突破2亿个。3月17日,海关总署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以下最新最权威的口罩出口贸易指南,这无疑给广大涉口罩生产,出口和物流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操作便利:
目录
一、出口通关提示
1.报关前提条件
2.出口资质
3.出口申报要求
4.出口退税
5.中美关税排除加征
6.快速通关保障
二、出口前准备
1.明确口罩分类
2.国内出口贸易企业需具备的资质和材料
3.国内出口口罩生产企业资质证明
4.内贸企业做出口需要取得的基本资质
三、各国口罩准入条件
1.美国
2.欧盟
3.日本
4.韩国
5.澳大利亚
四、各国注册、认证简要办理流程
1.美国NIOSH认证
2.美国FDA注册
3.欧盟CE注册
4.日本PMDA注册
5.韩国KFDA注册
6.澳大利亚TGA注册
五、各国口罩技术标准对比
六、各国口罩技术标准
一、出口通关提示
报关前提条件
收发货人注册编码(慈善机构可为临时编码),需办理无纸化通关法人卡
出口资质
口罩出口对生产销售单位、境内发货人,除满足国内生产、市场流通资质需求外,中国海关无特殊资质要求。
出口申报要求
1.商品归类:除特殊情况外,绝大部分口罩应归入税号。
2.检验检疫:口罩为非法检产品,申报时检验检疫项目无需填报。根据我国政府与相关国家签订的政府间检验协议,对出口伊朗等少数几个国家的产品需按规定进行装运前检验。
3.关税征免:
(1)贸易出口
征免性质:一般征税;
征免方式:照章征税。
(2)捐赠出口
境内发货人为贸易代理商、慈善机构等,征免性质可不填,征免方式申报全免。
4.禁限管理:目前商务部未对口罩设置贸易管制要求,中国海关也无针对防护物资的监管证件口岸验核要求。
5.申报规范:按照规范申报要求填写商品名称、成分含量;如物资非中国生产,原产国按照实际生产国填写。
出口退税
口罩的出口退税率为13%。
中美关税排除加征
美国企业可申请排除口罩进口加征关税,但是目前只有少数企业获准豁免。
快速通关保障
物资出口申报如遇单窗等系统故障,可联系现场海关采取应急方式处置,或者拨打海关热线进行咨询。
以下内容是根据国内外相关政府机构、专业网站、新闻报道,收集整理而成,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相关管理部门、国外官方机构要求为准。
二、出口前准备
明确口罩分类
国外按照用途一般分为个人防护和医用两类口罩。
国内出口贸易企业需具备的资质和材料
1.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有相关经营内容)。
2.企业生产许可证(生产企业)。
3.产品检验报告(生产企业)。
4.医疗器械注册证(非医用不需要)。
5.产品说明书(跟着产品提供)、标签(随附产品提供)。
6.产品批次/号(外包装)。
7.产品质量安全书或合格证(跟着产品提供)。
8.产品样品图片及外包装图片。
9.贸易公司须取得海关收发货人注册备案。
国内出口口罩生产企业资质证明
生产个人防护或者工业用非医疗器械管理的普通口罩,有进出口权的企业,可自行直接出口。
生产属于医疗器械管理的口罩用于出口,中国海关不需要企业提供相关资质证明文件,但一般进口国会要求生产企业提供产品三证,以证明该进口的商品在中国已合法上市,具体如下:
1.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含有医疗器械相关,非医疗级别的物品不需要)。
2.医疗器械产品备案证或者注册证。
3.厂家检测报告。
生产企业有进出口权,可以自行出口,如没有进出口权,可以通过外贸代理进行出口销售。
内贸企业做出口需要取得的基本资质
1.向市场监管部门取得营业执照,增加经营范围“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
2.向商务部门取得进出口权,可直接在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