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器械

安旭生物研究报告原料自主可控,引领POC

发布时间:2022/11/12 8:54:15   

(报告出品方/作者:上海证券,黄卓)

一、深耕POCT检测领域,业绩持续向好

1.1POCT领域厚积薄发,一体化平台稳步搭建中

深耕POCT检测领域,上下游一体化平台助力国际市场开拓。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公司专注于POCT试剂及仪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经过近14年的长足发展,公司在POCT领域厚积薄发,逐步打造POCT领域一体化平台,不仅拥有抗原抗体自主研发生产的生物原料技术平台,并在化学发光、精准检测等新领域已完成相关技术储备,目前产品已覆盖毒品检测、传染病检测、慢性病检测、妊娠检测、肿瘤检测、心肌检测、生化检测、过敏原检测八大领域,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1.2公司决策效率高,管理层业内经验丰富

截至年12月30日,根据安旭生物招股说明书,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凌世生和姜学英,两人为夫妻关系,其中,凌世生直接持有公司25.12%股份,姜学英直接持有公司2%股份,两人通过艾旭控股间接持有公司26.87%股份,通过创圣投资间接持有公司5.64%股份,合计持有公司59.63%的股份,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决策效率较高。

管理层业内经验丰富,技术团队研发能力强。根据安旭生物招股说明书,公司管理层和核心人员普遍拥有15年以上的业内经验,从业经历丰富,董事长和总经理凌世生毕业于浙江大学遗传学专业,曾在体外诊断“黄埔军校”之称的艾康生物研发总监,并在美康生物常务副总,带领团队成功开发8大系列POCT试剂,完成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在创始人凌世生带领下,公司拥有多名在免疫层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医疗器械、胶体金标记技术等领域丰富研究开发经验的核心人员,为公司生物原料、免疫层析、干式生化、化学发光及精准检测五大核心技术平台奠定扎实基础。

1.3新冠检测+传统主业支撑业绩整体向好

新冠疫情驱动整体业务快速增长。疫情前,公司整体业绩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8.1%和63.2%,延续年的增长趋势。随着年初海外疫情爆发,公司凭借多年的核心技术迅速推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产品,并出口至美国、德国等地,年公司业绩得到爆发式增长,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1.9亿元和6.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4%。年海外疫情呈现阶段性爆发态势,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6.8亿元,同比增长45.1%,实现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增长12.3%,随着第四季度新型变异病毒奥密克戎迅速传播,海外日新增数再创全年新高,全年业绩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公司不忘持续重视传统主业发展。虽然公司新冠业务受益于疫情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公司非常重视传统业务(传统传染病检测、毒品检测、妊娠检测等)的开发和客户维护,非新冠业务依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年和H1非新冠业务营收分别同比增长5.59%和19.78%,新冠相关业务毛利占比从年的87.5%降至H1的81.3%。长远看,我们预计随着疫情稳步控制,公司非新冠业务业绩贡献比重将稳步提升,传统传染病检测、毒品检测、妊娠检测等业务有望进一步推动公司盈利增长。

公司业务结构层次分明,以传染病检测为主,毒品等其他检测业务为辅。年公司毒品检测贡献近73.6%的毛利,随着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新冠检测试剂的需求徒增,公司将大量生产资源转移至毛利率更高的新冠检测产品,全年新冠检测产品累计销售9.9亿元,叠加80.84%的高毛利率,助推传染病检测板块毛利贡献占比从14%提升至89%。H1,得益于公司稳定发展传统业务,叠加新冠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传染病检测毛利占比降至82.6%,而毒品检测毛利占比从年的9.8%提升至15.4%,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将根据疫情变化,以稳住传统业务为基本,积极拓展毛利率更高的产品,灵活变动经营策略。

受益于海外疫情,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年前三季度保持稳定态势。年受益于高毛利率的新冠检测试剂显著放量,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整体毛利率从年的51.2%提升至75.9%,整体净利率从年的26%提升至54.1%,此外,由于产能受限,非新冠传统业务中,公司优先选取毛利率相对较高的产品,非新冠传统业务毛利率从年的51.24%提升至53.14%,新冠业务高毛利和传统主业选择性销售共同推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受到新冠试剂毛利率下降影响以及传统主业逐步恢复,开始销售毛利率较低的产品,整体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是依旧显著高于疫情前水平,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态势。此外,公司销售以海外业务为主,销售模式以ODM业务为主,OBM为辅,近年海外业务营收占比普遍高于93%。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能力提升,同时合理控制各项费用。公司十分重视研发投入,且研发支出%费用化,-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速约%,年达到万元,同比增长%,在营收爆发式增长情况下,研发费用率依旧达到近5%。同时,公司合理控制各项费用,各项费用率保持降低水平。财务费用端,由于年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汇兑损益,导致公司财务费用万元。

整体经营性现金流良好,公司人员结构合理。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逐年增加,近三年分别为万元、万元和万元,且归母净利润含现金量逐年稳步上升,从年的36.5%提升至年前三季度的%,表明公司销售回款能力明显改善。此外,公司人员结构看,年上半年,公司全体人员人,其中生产及辅助人员人,占比57%,研发和技术人员人,占比21.96%,销售人员58人,占比10.53%,人员结构较合理。

二、IVD行业规模大,POCT检测发展迅速

2.1IVD全球市场规模较大,国内增速较快

体外诊断产品又称为IVD(In-VitroDiagnostics)产品,是指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在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和健康状态评价的过程中,用于人体样本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等产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仪器、器具、设备或者系统组合使用。

全球市场规模大,未来3年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基于全球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老龄化、慢性病及传染病等发病率提高,全球IVD市场规模从年的亿美元增长至年的亿美元,年复合增速约5.6%,随着技术革新和应用场景的深化普及,预计全球IVD市场规模有望在年达到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6.9%。

POCT、分子诊断等细分赛道增速快。此外,根据体外诊断按照检测方法分类,IVD细分市场主要可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POCT、血液和体液学诊断等领域,根据华夏基石研究,年IVD细分赛道中免疫诊断市占率最高,达到23%,同时POCT和分子诊断增长迅速,POCT市占率从年的7%提升至11%,分子诊断从4%提升至10%。

中国IVD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增速远高于国际水平。我国体外诊断行业起步较晚,从年初逐步发育,通过多年的技术和政策鼓励,在部分领域逐步打破海外厂商垄断,年中国体外诊断规模约亿元,年已达到亿元,年复合增速约24%,显著快于国际市场增长。此外,根据安旭生物招股说明书,从行业发展空间上看,年我国人均体外诊断支出仅约4.6美元,同期世界人均体外诊断支出约8.5美元,而根据KaloramaInformationBostonMedical的数据,发达国家为人均25美元,我国体外诊断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年复合增速约17.8%,保持快速增态势。

布局上游原料的公司值得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2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