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试器械 >> 测试器械发展 >> 检测认证服务行业深度报告穿越周期,顺势而
如需报告请登录。
1、TIC行业:壁垒高且防御性强,穿越周期持续发展
1.1.TIC行业源远流长,中国检测市场发展正当时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又称为TIC行业,Testing,Inspection,Certification的简称)是运用测试方法、测试设备和技术,为客户提供分析、测试、检验、认证、计量等服务的产业。一般语境中,往往将TIC行业称为检验检测行业或者检测行业,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本报告中所指检验检测行业和检测行业均指TIC行业。TIC部门是政府的盟友、贸易的推动者和行业的合作伙伴。TIC供应商活跃于经济的所有领域,向客户提供合格评定服务,在公司与客户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这些服务有助于降低风险,将安全和质量提升到最高水平,同时确保所有供应链成员的最佳表现。
全球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历史悠久,自人类进入工业时代起,全球检验检测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不断发展壮大。16世纪初,欧洲出现了由私人开办的商品检验公证行,这就是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开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如意大利、美国、日本、瑞典、丹麦、比利时、智利、挪威等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商品检验机构。目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均已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检验检测市场,并培养了一批受到全球认可的大型检验检测机构。在这些大型机构的带领下,全球第三方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张。检验检测在我国是“舶来品”,我国检验检测制度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其发展进程如下:
1.2.TIC行业方兴未艾,第三方检测市场蓬勃发展
根据性质和作用的差异,检测认证机构分为政府检测机构、企业内部实验室与第三方检测机构三类。政府检测机构主要从政府应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出发,业务主要涉及市场准入、监督检验检测、CCC认证、生产许可证、定检、评优、免检等方面。企业内部实验室主要为满足企业自身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需求,在来料进厂和成品出厂环节进行把关,并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提供各项数据以辅助研发工作。第三方检测机构又称公正检验,指两个相互联系的主体之外的某个客体,我们把它叫作第三方。第三方可以是和两个主体有联系,也可以是独立于两个主体之外,是由处于买卖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专职监督检验机构),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商品检验活动。
由于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处于交易双方的利益之外,所出具的检测数据具有独立性及公正性的特点,已被市场各方所广泛接受。根据国际TIC理事会的研究,符合标准的产品中有17%仍存在安全关键故障。而来自相同类别但由独立第三方机构认证的产品,安全关键故障率不到1%。此外,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为企业提供供应商质量控制服务,将样品检测业务与企业质量控制体系相结合,有利于企业对生产链条进行质量管理,其提供的检测数据还可为企业进行日常内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全球检测机构BV的研究,国际市场第三方检测市占率约为40%,仍有60%的检测业务在政府与企业内部。未来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加、经济全球化以及学科的交叉化,第三方检测的优势将会进一步显现,市占率也将随之提高。具体来说,检测的产品种类、指标数量越来越多,这对于企业内部实验室将会出现无法快速跟上供应链情况与重复投入的问题。而政府检测方面,目前正将检测工作逐步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以避免大量的重复性实验室建设,打破地域限制,大大减少检测活动的成本开支。
1.3.行业穿越周期,公信力是立足之本
检验检测行业目前在海外市场上已经是一个处于成熟阶段的服务性行业,相对宏观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行业防御性较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表现尤其亮眼,在我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中,第三方检测市场占总的检测市场规模的比例逐年稳步提高,十年间从年的31.46%稳步提升至年的38.12%。我们总结第三方检测行业具备六大特征:
公信力是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的立身之本
第三方检测服务的基本商业运作逻辑,是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以独立于供需双方(如供应商与采购商、销售商与消费者)、监管双方(如政府与企业)的第三方身份进行检测活动,将技术水平、服务质量融入自身品牌,在供需双方、监管双方之间传递质量可靠的信息。该逻辑中最重要的一环,即为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出具的报告能为需方、监管方所接受,而这就要求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必须具有相当的公信力,其服务质量已为大众所认可,概言之,公信力为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的立身之本。目前,国内的检验检测服务业只有少数优质企业才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延展出较高公信力,并为社会所普遍认可。
资质是进入市场的敲门砖,是公司长期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评审,具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的主体、人员、场地、设备、管理体系和其他六个方面的条件,方可取得CMA资质。根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相关规定,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必需满足ISO/IEC《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方可取得CNAS资质。国家对机构进入检验检测服务业设臵了基本的资质门槛。公司相应的资质数量是公司检测实力的体现,也是客户在选择检测机构时最直接的参考依据。以华测检测和广电计量为例,华测检测作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检测验证机构,具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及计量认证CMA资质,取得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授权,并获得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UKAS、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新加坡SPRING等诸多国际认证机构认可,全方位的资质认可使检测报告更具有国际公信力。广电计量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CNAS),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CATL)以及众多政府和行业权威机构的认可资质,是农业部“三品一标”检测实验室、全国土壤污染详查推荐检测实验室、中国CB实验室。
客户分散度高,实验室存在服务半径,企业空间布局决定市场快速响应能力
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检验检测服务具有典型的次数多、金额小的特点。因此,营业规模较大的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具有客户数量较多且分散的特点。而部分检验检测服务具有时效性要求,即检测样本须在限定时间内送达检测实验室,这就要求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尽可能在全国各地进行多点布局。从国内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现状来看,国内少数大型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均有广泛的地域布局,以保障各地客户的检验检测需求。
下游需求多样,企业服务领域布局决定公司长期发展规模
检测检验作为一门服务业,能提供多样的服务种类是竞争力之一。检验检测服务业客户的需求普遍具有多样性,如汽车行业部分内饰件需要做化学检测以明确是否含有有毒物质,部分电子器件需要做电磁兼容检测,部分零部件需要做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客户多样性的需求促使检验检测服务机构不断拓宽检测服务范围,尽可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检测服务。检验检测服务机构拓宽检测服务范围,一方面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向优质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也能增强抗风险能力,避免因单一品种检验检测市场的震荡而导致其收入的大幅波动。国际检测龙头SGS在华的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工业及建筑业、汽车、矿产、石化、农产及食品、纺织品及服装、鞋类、电子电气、轻工家居、玩具及婴幼儿用品、生命科学、化妆品及个人护理产品、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而国内大型检验检测服务机构一般能提供综合服务,但也无法满足大型客户的全部需求,该类客户往往需要数家检验检测服务供应商。
第三方检测行业具备知识密集型、人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属性
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检验检测服务业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而其中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业作为市场化运作的行业,近几年随着行业的兴起充斥着更为激烈的竞争,优秀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需要提供更有技术含量的服务。检测行业对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理论水平、技术综合运用能力,还需要具备多年的检测工作经验,熟悉实验流程,拥有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检测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由于检测业务需要大量的销售和技术人员来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并完成客户的检测任务,因此需要较多的人员,主要检测公司员工薪酬占营收的比例都超过40%,全球检测龙头SGS员工薪酬占营收的比例更是高达57%。
第三方检测服务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规模效应。公司发展需要广泛的区域布局以及检测领域的拓宽。目前,国际上大型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均为检测种类多、地域范围广的业务架构。实验室的设立需投入人力资源、仪器设备,从而要求检验检测服务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本实力,否则,新进机构很难进行大范围的地域扩张、资质扩项,发展进程也将严重受阻。因此检测检验行业重资产属性明显,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检测机构一般需要一次性投入建立专业实验室、购臵检测设备。因此检测业务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业务量直接影响检测业务的利润率,随着检测业务量的增长,单位检测成本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也构成检测行业对于新进入者的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龙头企业可以凭借规模优势,利用广泛的渠道布局和丰富的产品线,最大程度的将已建立起来的品牌公信力充分转化为盈利能力。检测行业内公司要想实现规模持续扩张,资本投入的支持必不可少。对于小型检测机构而言,资本投入相对较小。在检测行业赛道上,企业持续竞争、不断做大必须有充足资本的支持。
行业产业链长、需求面广,具有逆周期属性
检测行业产业链长,下游需求广泛,具备全行业、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能力。具体来说,第三方检测行业不仅能够服务于各个行业,还能够参与各行业产业链各个环节中。第三方检测行业上游主要涉及相应的检验检测硬件设备及智能控制系统等软件服务,同时还包括第三方检测需要用到的化学试剂、耗材等;第三方检测下游涉及的领域包含食品制造、药品制造、电器制造、汽车制造等各行各业。按照下游需求领域的不同性质来分类,对第三方检测产生需求的领域包括生命科学检测、消费品检测、工业品检测、建设工程检测和进出口商品的检测等。
由于第三方检测行业的全行业服务属性与全产业链服务属性,第三方检测行业相比宏观经济更具抗风险能力。年以来,全球检测行业复合增速为9.6%,高于GDP复合增速3.3%,行业相比整体经济的增长态势更为稳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具体来说,根据全球检测机构BV的研究,检测服务费只占产品或资产价值的0.1%-0.8%,但检测服务能保障公司产品质量维护品牌信誉,从而保障公司收益。所以即使在整体经济下滑的年份,检测活动仍会进行。
2.全球检测市场发展成熟,中国将成为检测行业最大市场
2.1.海外检测行业发展成熟,龙头企业优势凸显
从全球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速度来看,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约束下,发展速度非常快,其公开性、公正性、公平性日益受到了业界的肯定和社会的重视。随着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和国际分工深化,第三方检测市场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年全球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已达亿元,并呈现逐年快速增长态势,年全球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突破亿元,达到亿元。年全球第三方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或突破1.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过去20年间全球检测市场始终保持着5%至6%的增长速度,近10年平均增速更高达约10%。在全球经济低迷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未来几年,全球检验检测行业规模增速将保持在8%左右。
从检测行业的下游需求来看,根据BV公司统计的数据,年全球检测领域占比最高的三类检测为消费品零售检测、食品检测与石油天然气检测,其检测营收分别为亿欧元、亿欧元以及亿欧元。将十五个细分行业分为工业检测、消费品检测等五个领域进行分析,工业检测占比最高,达到52%,其中包括石油、燃气、化工等行业检测。生命科学、食品和环境检测占比达到22%。生命科学检测的客户群主要分布在医药、农产品、食品、化妆品、食品、饲料、饮用水的生产流通行业;食品检测的客户群体来自于食品制造商、零售商、采购商;环境检测主要面向的客户是对环境管理有需求的政府、企业或个人。消费品检测占比为9%,主要包括电子电器、玩具、儿童用品、礼品、摩托车、钟表、日用品、家用品等的测试服务。客户群体主要来自消费品制造业、零售业或消费者。
经过多年发展,全球一些领先的检测机构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全球市占率前20位检测机构占第三方检测市场比重约40%,具有明显的长尾效应。从全球检测机构的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全球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检测机构为瑞士SGS,其业务规模占全球业务规模的6%左右;排名第二的为法国BV,其占全球业务规模的5%,其优势也较为明显。另外,TüV、Intertek等在全球市场也占有较高的地位,其市场占有率均在2%以上。
2.2.产业转移,中国将成为检测行业最大市场
TIC市场具有较为明显的消费属性和产业升级属性,因此目前欧美成熟经济体在全球检测市场所占份额的更大。具体来说,因为应用领域广,以及在多个行业的产业链中的高参与度,使得检测服务需求会随着消费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而增加。目前欧洲检测市场占比为30.20%,北美检测市场占比为32.10%,亚洲检测市场占比为25.20%,剩余地区为12.50%。检测检验行业在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不仅与当地的经济体量的大小有关,还与检测行业在各个行业的参与度有关。那么从参与度的角度分析,生产端检测以及供给方检测是在整个产业链检测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因此我们预计未来中国、欧洲、北美将是最主要的市场。根据IHS预测,年全球潜在市场规模最大的三个地区将依次为中国、欧洲和美国。
经过一段由全球化、新兴国家经济增长和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带动的强劲增长期后,TIC市场未来在全球尤其是欧美等成熟经济体的增速应该会更加温和。但随着全球化的产业转移,与制造业息息相关的检验检测行业也将随之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因此我们认为检测行业在新兴经济体特别是在中国会有相对更快的发展。目前,全球范围内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基本上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检测服务需求地区则集中在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多个国际检测公司,如SGS、BV等都在中国建立了多个实验室。
2.3.中国检测市场发展向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检测市场增长较快,国内市场空间接近千亿。根据中国认监委的数据,我国检测市场规模从年的亿元提升到年的亿元,年复合增速约18.5%,同比增速远超GDP增速。第三方检测市场发展速度超检测行业发展速度,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从占比情况来看,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占总的检测市场的比例逐年稳步提高,从年的31.46%稳步提升至年的38.12%。
我国检测机构数量稳步增长,第三方检测企业数量增长较快。截至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3.9万余家,同比增长约8.66%,近5年年均复合增速约9.70%。其中,年国有及国有控股机构为家,私营企业为家。近年来民营检测企业保持高速发展,机构数量占比也从年的27%快速提升至年的46%,成为推动检验检测市场发展的重要市场主体。
检验检测机构集约化发展势头显著,规模以上机构数量稳步增长。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中,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到家,营业收入达到.8亿元,数量仅占全行业的12.8%,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6.5%,集约化发展趋势显著。目前,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年年度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上机构有37家,比年多10家;收入在1亿元以上机构有家,比年多60家;入在万元以上机构有家,比年多家。
由于客户的分散性以及检测服务的时效性,检测服务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年国内六大区域检验检测机构规模比重分别为:华东29.52%,华北14.96%,中南24.41%,西南12.78%,东北9.68%,西北8.64%。其中:华东、华北、中南三大区域占到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总量的68.89%,同比年下降0.23个百分点。华北地区比重同比去年下降0.38个百分点,中南地区比重同比去年上升0.3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比重同比去年上升0.24个百分点,西北地区比重同比去年下降0.01个百分点。从实现营业收入的区域比重来看,年各区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华东35.67%、华北17.47%、中南27.23%、西南9.45%、东北4.48%、西北5.69%。其中:华东、华北、中南三大区域收入所占市场份额超过了八成,具体为80.37%,同比上升0.74个百分点。
新兴领域收入占比逐年提高,相较传统检测领域具有较高的增长空间。年,新兴领域共实现收入.07亿元,同比增长20.45%,增幅较上年提高3.36个百分点,在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为16.26%,较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传统领域包括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境与环保(不包括环境监测)、食品、机动车检验、农产品林业渔业牧业年营收增速为9.08%,增速较上年减少2.55个百分点。传统领域在行业总收入的比重由年的47.09%下降到年的42.13%。
3.TIC行业发展动力十足,中国市场具有培育检测龙头沃土
3.1.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检测行业发展源动力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检测行业持续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源动力。检测业务基于社会对QHSE:Quality(使用产品的质量)、Health(生活健康水平)、Safe(生产生活的安全性)、Environmental(社会环境保护)等的相关需求与规定而产生。政府及国际组织、行业协会出台各种法令对产品、服务的QHSE作出规定,促进了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检测市场的大小受政府及其他非官方组织对于QHSE的管理规定直接影响。政府或行业协会通过对检测机构的资格认可和行业资质管理实行市场准入许可制度。随着全社会对QHSE的不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