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试器械 >> 测试器械发展 >> 提速放牛做手术这些5G都能干
随着5G时代的来临,很多事情都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从手机到家居再到出行,未来,或许我们的生命都会由5G来“掌控”。
如此说法固然是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也并非全然是危言耸听,一切还得从第一起5G手术说起。
今年3月,我国首例5G远程手术在北京进行。这是我国首次通过5G网络,成功实现了一起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此次5G远程手术用时近三小时。
位于海南的神经外科专家凌至培主任,通过中国移动5G网络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远程操控手术器械,成功为身处医院的一位患者完成了“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两地专家通过4K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部进行方案讨论,利用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保障了患者即时数据和历史诊疗数据的动态实时共享,同时通过软件远程精准控制机械臂,成功为病人完成手术,有效提升远程会诊系统的诊断准确率和医疗指导效率。
之后,不断有5G远程手术成功的案例“刷屏”,直到6月27日,5G又又一次创造了奇迹一名医生本不可能同时操作两台手术,但5G偏偏能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当天,医院院长田伟利用5G技术同时远程操控两台医院的两名患者同时手术。
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开展多中心的远程实时骨科机器人手术,创新性地将骨科手术及AI人工智能和5G技术相结合,同时开展“一对多实时手术”模式。
据了解,田伟同时远程交替操控两台异地机医院和浙江嘉兴市二院的两个脊椎骨折病人,进行了手术三维定位脊椎螺钉固定手术,共打入了12颗螺钉,定位准确无误。
根据嘉兴和烟台两位患者的病情,田伟通过骨科手术机器人远程控制平台分别进行了远程手术规划。接着,位于医院的手术机器人机械臂按照手术规划执行操作,手术过程中,田伟一直通过远程系统控制平台全程实时指导两地医生进行手术。
当然,对于许多普通人而言,接受手术是一件多少需要信任和勇气的事情。毕竟这世上没有万无一失的手术,风险总是与手术并存。而人与冰冷的5G技术、与机器人之间的信任更是需要慢慢地磨合。
那么除了做手术之外,5G还能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5G让演唱会更酷炫
就在演唱会场外,一辆黑色特制大巴车和30米高、悬挂有9个Pre5G基站的铁塔将与6万名歌迷的手机一起,进行Pre5G空分复用技术的首次实景验证。
这辆特制的信号测试车,需要不停绕场行驶,它将监测演唱会周边两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信号。
如果高峰时,演唱会现场所有手机的总流量稳定在每秒兆,则验证通过。
从4G到5G,就像交通提速。如果把信号比作车辆,道路比作带宽,想提速,要么拓宽道路,要么把车变小。
空分复用技术会通过天线,构筑虚拟映射信道,相当于架设出多条虚拟道路,让更多信号跑在不同的虚拟道路上,实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
当演唱会进入高潮。现场手机实时直播,发朋友圈,测试信号非常流畅,完全没有卡顿。
演唱会现场单用户流量稳定在每秒30兆,车内手机流量稳定在每秒40兆。
中国空分复用技术,首次真实场景测试,成功完成。不更换4G手机,只更换基站的一部分设备,用户就能享用更高速率的带宽。这是让百姓受益、国家受益的中国方案。
5G还能放牛?!
5G技术不仅能覆盖大城市,还将解锁连接更多偏远地区。大山里的侗族大歌直播,就是5G技术验证的试验场之一。
年,中国开启12个省份的5G应用测试,四川阿坝也在其中。
阿坝村民班玛初一家,有三百多头牦牛,每天需要有人在草原上看管。现在,班玛初他们运用物联网的形式来管理所有的牛羊。如果有小偷之类的偷盗,手机端就会有告警。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
要知道几十年前,这片偏远的高原连电话都打不通,但现在却可以利用5G技术放牛。
5G手术应用步入了快车道,接二连三的落地案例让人目不暇接,或许我们都听过这样的疑惑:“4G已经够快了,5G还能干什么?”。
如今,娱乐、畜牧、医疗、智能家居.......各行各业在5G技术的支持下都有了“质”的飞跃,5G技术带来的科技“渗入”才是其真正的用途体现。
但是喧嚣背后,5G技术与其他新兴技术的融合,尚且不能满足人们对于5G的想象,任何技术从出现到成熟都离不开无数次的实验,全球最大的用户市场,就是最好的试验场,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最好的支撑,这是领跑5G时代,中国的优势所在。这种优势正在被世界瞩目。
而在5G时代到来的前夜,正是一次次的检测,一次次的调试,一次次的磨合,铺就着一条更快更宽的未来之路。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央视财经:《偏远地区也能利用5G放牛,有小偷偷盗就会告警!看看5G能干啥》
工人日报:《新突破!全球首例“一对多”5G远程手术成功实施》
36氪:《把命交给5G手术,你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