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试器械 >> 测试器械发展 >> 山东药监系统创出阻击疫情的山东速度
1月30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1月23日下午,省药监局召开专题会议,对日照三奇生产的口罩、防护服进行研判,并现场受理口罩、防护服等样品。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以下简称省器械检验中心)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样品进行检验分析。经反复测试,25日下午,除微生物限度需要7天检验周期、未检验完成外,医用防护服的其他项目基本符合标准要求。同时,积极主动指导日照三奇准备注册申请资料。26日晚,该企业正式提报注册申请资料,审评人员随即第一时间开展技术审评。27日凌晨,省药监局对该品种实施容缺审批,核发医用防护服《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不日即可投入防疫前线。
作为医药大省,在阻击疫情方面,山东加速行动。针对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等产品紧缺的问题,1月23日,山东省药监局启动医疗器械应急审评审批程序,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对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实施容缺受理、早期介入、应急审批。23日以来,该中心已对8家企业的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诊断试剂等17批产品开展应急审批检验。
山东朱氏药业公司申报的额温枪,受疫情影响,无法开展发热病人的临床验证试验,1月28日下午,省药监局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技术研判,鉴于疫情急需,在风险可控、产品质量有较好保障的前提下,特事特办,允许以正常人为样本开展临床验证试验。1月29日下午,审评人员完成额温枪的应急审评,1月30日上午,省药监局附条件审批,予以核发《医疗器械注册证》,同时要求企业3个月内补充完善发热病人的临床验证资料。
提高速度检验是关键。山东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项目检验过程中,应急检验组在第三党支部书记、物理室主任万敏的带领下,舍小家为大家,一直在和时间赛跑,昼夜工作在实验室,大家众志成城,认真制定应急检验方案,准确、高效进行检验,及时出具检验结果和报告,发挥技术优势,在严格按照标准检验的同时,积极指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万敏作为业务骨干,自1月23日开始就一直没有休息,平时工作比较忙,本想春节期间好好陪一下年迈的母亲公婆、留学回来的女儿,却因为疫情应急检验的需要全时工作在一线,年三十都没有和老人吃上团圆饭,老母亲虽然在济南,但至今都未能去看望一下,然而她没有任何怨言。
不仅是万敏,中心党员骨干及检验人员使命在肩,年三十不要说吃团圆饭了,就是连送外卖的也没有了,大家根本顾不上这些,连续工作到很晚才回家。刘肖帅、张博等同志刚到菏泽、聊城等老家,接到通知都没能和家人吃顿饭又马上折返。杨婧家中有两个年幼孩子顾不上照顾,一直工作在一线……
奉献换来让人欣慰的成果,目前,中心已检测11家企业,共9类产品,包括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口罩,呼吸湿化器,传染病员运送负压隔离舱,试剂盒。共计检测26批次,出具报告11份;出现3批次不合格,待企业整改;其余尚在检验进行中。
采访中他们说:“全力以赴,履职尽责,为全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我们所有药监人的心声。”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杨润勤通讯员栾振兴赵洪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