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器械

钟南山要研发一些简单价廉的药物,还提到

发布时间:2023/2/17 21:56:29   

3月9日,佛山市南海区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签约,共有26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超亿元,其中包括钟南山院士团队的大湾区防疫科学中心等重点项目。

新华社资料图

佛山市南海区政府与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计划打造一个集大湾区防疫科学中心、防疫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疫苗生产基地等内容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钟南山院士表示,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了大家一个提醒,对于病毒的研究与防控,应该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同时希望通过项目的尽快落地,推进药物和医疗器械等研发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凡是冠状病毒感染的话,都要非常警惕,这一次的特点是,传染性很高。所以(防控)应该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提到应有的高度,而且作为一个呼吸疾病的话,应该是主要的任务之一。我们要研发一些简单、价廉、安全有效的药物、器械,比如说吸入的雾化器等等。雾化吸入的药物90%多都是国外的,也很贵。我们自己生产,尽管不是创新,但国家急需,老百姓非常需要,这个也要考虑,我们也要降低成本。

延伸阅读:

钟南山估计全球疫情至少延续到6月份

日前,钟南山院士在参加广东省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上表示,全球疫情的发展估计将至少延续至6月份,新冠病毒防控的重点将从输出转为输入。此外,广东国际交往较多,所以要加强边境检测的措施。

钟南山院士团队这项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

近日,由钟南山院士团队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发起的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研发完成,并在首期临床试验中实现对受试者的有效采样且采样力度均匀,取得阶段性进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冠肺炎确诊需要2次核酸阳性检测结果,患者康复出院则需要3次核酸阴性检测结果,期间还需要多次例行的生物样本检测。

目前,核酸检查是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检测手段,而咽拭子是目前诊断新冠病毒感染最主要的采样方法。

咽拭子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须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具有较高交叉感染的风险;且采集咽拭子过程因医务人员水平差异、心理状态变化、操作规范不规范等导致拭子质量容易出现假阴性,影响对病情的判断。

为了解决新冠病毒患者生物样本采集交叉感染的问题、保证采样质量,钟南山院士团队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提出了智能化机器人咽拭子采样的解决方案。自除夕后开始,由李时悦教授牵头,广州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联合沈阳自动化所刘浩教授团队、沈阳术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紧急研发咽拭子采样机器人。

从初期的机器人图纸的构建以及机器人定型组件制造、系统构建、初步组装等,到中期通过广州医院中心科研伦理审查,后期组装并投入项目第一阶段测试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终于联合研发完成。

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由蛇形机械臂、双目内窥镜、无线传输设备和人机交互终端构成。机器人以远程人机协作的方式,可以轻柔、快速地完成咽部组织采样任务。

该机器人系统于2月28日于广州医院正式应用于受试者的检测,至今已开展首期20例受试者的临床试验,采集样本80份。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机器人咽拭子采样可以达到较高的质量,一次成功率大于95%,能够实现有效采样且采样力度均匀,受试者咽部均无红肿、出血等不良反应。

该项研究聚焦于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的操作型机器人,有利于避免医务人员感染、提升生物样本采集的规范性、保证标本质量。

3月8日,团队首次为确证阳性病人进行机器人咽拭子采样试验。

来源:综合中国青年报、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2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