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器械

七年磨一剑这支张江团队开创了一个外科器

发布时间:2023/4/27 15:54:43   

在微创手术中,内窥镜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相当于内镜医师的手和眼睛。然而,这一市场却正被日本和欧美多国占尽先机。根据年众成数科的数据,奥林巴斯、卡尔史托斯和富士分别占据着国内内窥镜市场的35%、14%和10%。

这种局面正在改变。自年科技部发布《“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转向计划》以来,发改委、国家药监局、卫健委、工信部等政府机构纷纷出台政策,期望早日实现国内中高端医疗器械自主创新,医院采购国产内窥镜,提升国产内镜的普及水平。

卓外(上海)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外医疗”)年在张江成立,专注于微创手术器械及相关技术服务。通过多年的研发、验证和测试,开发出了国内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式电子腹腔镜产品,卓外医疗正在成为可以提供从镜体、图像处理系统、冷光源、气腹机和AI算法等整体内窥镜系统解决方案的少数企业之一。

近日,张通社走进卓外医疗,见到了卓外医疗的创始人毛军刚,他穿着一件印有“卓外医疗”字样的白色T恤和浅色牛仔裤,瘦削的脸庞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通过采访,张通社了解到卓外创始团队的创业经历,以及他们想改变中国医疗器械现状的初心。

卓外医疗创始人毛军刚

从外企到自主创业

做中国人自己的内窥镜产品

毛军刚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武汉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焊接电路、拆解电路、分析原理、更换器件是他在学习期间的必修课,而这些都为他研发微创手术医疗器械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90年代末,随着民营医疗器械的迅猛发展,万东医疗、东软医疗、麦迪特医疗和迈瑞医疗四家企业发展迅猛,被称为“中国医疗器械四小龙”。万东在上交所上市,产品管线从影像诊断扩展至体外诊断;东软研发一系列CT产品,首次实现国产CT产业化;迈迪特研发出中国首台1.5T超导磁共振系统,结束中国高场磁共振系统依赖进口的历史;迈瑞自主研发出中国首台单参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

国产医疗器械的崛起,让他萌生了开发高品质医疗器械的想法。创业的种子就此埋下——创办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

刚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中国通信行业发展正在起步,华为和中兴正在崛起。他也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进入通信行业,积累相关的技术和经验。

虽然他一直在通信行业工作,但是一直心系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他最终还是决定利用在通信行业多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做自己喜欢的医疗产品,造福患者。于是,他先后进入锐珂医疗和美敦力(原科惠)这两家知名医疗外企,负责医疗产品的方案架构研发,开发了不少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当时,日本和欧美企业垄断国内中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这让医疗机构不得不支付高昂的设备费用。另外,医院成本直线上升,医院无法承受,导致中高端医疗器械的难以普及,普通患者由于高昂的价格,难以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

面对这种状况,让毛军刚感到无可奈何:

“如果我们能突破技术壁垒,做到用更低的价格去提供和国外同样的、甚至更好品质的产品,这一定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他决定走出外企,自主创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发出高品质的医疗产品,让更多国人可以享受高品质的医疗服务,造福患者。

他调研了医疗器械的整体市场,发现医疗内窥镜国产化程度不高,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年6月,卓外医疗在上海成立。“卓外”两字来自于他的创业初心——“打造卓越的外科产品,造福病患。”

凝聚人心

从一个人到一支团队

刚开始创业的那两年里,整个公司的正式员工只有两位。除了朋友兼职帮忙外,他还要画图,焊接电路,调试电路,采购器件和部件,编写代码等等。虽然创业初期的艰难如同穿越一条漆黑的隧道,看不到曙光,但他毅然前行。经过两年的发展,一体式电子腹腔镜的原理样机开发完成。

年,张科领弋的于晓勇总经理看到他们开发的原理样机性能出色,感受到了卓外创始团队的专注精神,决定投资卓外医疗。这笔天使资金让团队受到莫大的鼓舞,一体式电子腹腔镜的设计进程进一步加速,也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成员加入团队。

也是在这一年,他的好友顾良正式加入卓外医疗,成为公司的第3位员工,担任总工程师。顾良曾就职于中电集团、奥普医疗,拥有超过20年的通讯和医疗产品研发经验。加入卓外医疗后,他规划了产品线,开发出一系列产品,并见证了卓外医疗从初创到快速发展的整个过程。谈到工作感受,他认为卓外医疗是一个凝聚人心的企业,它注重人员的管理和培养,每一位老员工都会帮、传、带多名新员工,确保了技术和经验的传承。

经过七年发展,随着更多产品的逐渐落地,卓外医疗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迫切需要一位懂得公司运营和市场的管理人才,他找来了有着二十余年交情的好友——赵辉,担任运营总监。赵辉曾就职于华为、中兴和阿尔卡特朗讯等企业,拥有17年以上项目和产品管理经验。加入卓外医疗后,他对卓外的研发体系行了有效改进,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的优化和高效运营,为后续管理项目进度、保证产品质量、管理和响应客户需求等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基础。赵辉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2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