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器械

信测标准研究报告聚焦汽车DVPV认证,受

发布时间:2022/8/5 16:26:26   
口碑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联证券,张旭)

1.公司简介:聚焦于汽车DV/PV检测认证

1.1公司从电子电器检测逐步拓展到汽车研发检测

公司成立于年,是国内最早从事检测服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年在创业板上市。公司前身为信测电磁,专门从事产品电磁兼容和安全的检测及认证服务。公司成立后陆续设立了8个CNAS认可的实验室关键场所,获得了32项认可和授权资质。目前公司拥有项专利技术和软件著作权,业务范围覆盖可靠性检测、理化检测、电磁兼容检测和产品安全检测等检测服务,是第三方检测行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年以前,公司聚焦于电磁兼容检测和产品安全检测业务,15年后收购武汉信测逐步切入到汽车领域。

年以前,公司重点发展电磁兼容检测和产品安全检测业务,陆续获得了德国(TUV)莱茵认可、美国UL认可、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认可、美国消费品委员会(CPSC)和美国TSCP认可等权威认可,并建成了理化、电池、环境可靠性、光生物安全、太阳能光伏等实验室,形成了较强的核心技术优势。年以后,公司进一步拓宽检测业务领域,通过收购的方式开拓了汽车可靠性检测市场。同时,公司还拓宽了工业品领域客户中的光伏电站、光伏逆变器等新能源类检测业务,并布局了食品、农产品检测和环境检测业务,成功扩展了业务边界。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公司的创始人吕杰中、吕保忠和高磊。截至年3月31日,吕杰中、吕保忠和高磊分别持有公司股份.69万股、.04万股和.29万股,占股本总额的44.20%。吕杰中、吕保忠和高磊通过签署《共同控制暨一致行动协议》,成为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吕杰中和吕保忠系兄弟关系,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职位,高磊系吕杰中和吕保忠长兄之妻。(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公司高管由核心技术人员担任。年公司创始人吕杰中先生卸任总经理的职务,专任公司董事长,更聚焦于公司战略规划、组织建设、人才发展及核心业务变革等领域。核心技术人员王建军先生担任公司总经理,李生平任公司副总经理。这两位高管从事第三方检测行业十余年,具备丰富的检测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经验,有利于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1.2从下游行业视角:公司聚焦于电子电器与汽车DV/PV认证业务

按照下游行业划分视角,公司是以电子电器和汽车DV/PV认证为主的专业检测服务企业,年汽车营收占比48.43%,考虑到下游景气程度,预计汽车领域检测收入占比有望持续上升。公司主要客户来自汽车、电子电器、日用消费品三大领域。年公司汽车领域检测收入1.4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8.43%。年到年公司未披露相关数据,考虑到近期下游需求的景气程度,预计汽车领域检测收入占比有望持续上升。

公司在电子电器产品和汽车DV/PV认证业务领域积累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客户群体,客户包括华为、比亚迪、李尔、东风、广汽、上汽、佛吉亚、延锋和彼欧等。电子电器产品领域中,公司检测业务主要涵盖产品的电磁兼容、产品安全、理化检测,客户包括联想、华为、飞利浦、同方、创维、立讯精密和小米等;汽车DV/PV认证业务主要覆盖可靠性检测、理化检测和电磁兼容检测,客户包括李尔、东风、广汽、上汽、佛吉亚、延锋和彼欧等。

汽车零部件检测分为DV试验和PV试验。DV(DesignVerification)是指设计验证,在TG1数据冻结后对前期手工件或者模具件设计的材料、功能、结构、性能等进行综合评估并暴露问题,再整改以支持TG2数据的制作及后期模具件的开发。PV(ProcessVerification)是指过程验证,在TG2数据冻结后对正式的模具件的振动、“三高”的耐久、可靠性及稳定性等进行验证。零件的量产供货资格需要在PV试验后再通过PPAP审核才能获得。

1.3从技术服务视角:以可靠性、理化和电磁兼容为主

从技术服务角度,公司业务覆盖了可靠性检测、理化检测、电磁兼容检测、产品安全检测和健康与环保检测5大领域。年以前,公司业务从技术角度划分,可分为可靠性检测、理化检测以及电磁兼容性检测和产品安全检测。年后,公司在传统的优势项目检测认证外,新增了健康与环保检测项目。-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从2.15亿元增长至3.95亿元,年同比增长37.56%。(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公司可靠性检测业务表现突出,年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为36.98%。公司在全国建有多个可靠性试验实验室,聚焦于汽车零部件功能可靠性试验等专业领域。年公司可靠性检测营业收入为1.4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为36.98%,同比增长45.59%,主要是因为苏州信测、广州信测投资项目新增产能产生收益,新老客户的业务拓展以及“新冠”疫情影响下客户检测需求延后。公司理化检测业务、电磁兼容检测业务和产品安全检测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92亿元、0.63亿元和0.55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为23.27%、15.89%和13.96%。

2.汽车“四化”驱动DV/PV检测市场规模提升

2.1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驱动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增长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持续提升,年销售.1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由7.5万辆增长至.1万辆,且总体保持了增长的趋势。其中、年受补贴倒退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有所下降。为缓解疫情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我国推迟补贴政策至年,年较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7%。随着汽车“四化”趋势不断发展,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已逐年扩大至千亿级。近年来,汽车电子广泛应用于汽车各个领域,涵盖了发动机燃油电子控制、电子点火技术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不同层次的技术。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由亿美元增长至亿美元,年较去年同比增长7.29%。

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将推动单车价值提升。据罗兰贝格研究,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的作用下,汽车电子电器相关的BOM价值(不含电池与电机),预计将从年的美元提升至年的美元,实现了智能驾驶等级从L1到L3的突破。相关的软硬件价值也随之上升,预计将从年的美元上升至年的美元。

2.2新车型迭代加速驱动DV/PV市场不断增长

汽车检测分为强检和非强检。按阶段又分为在用车检测与新车下线检测。强制性检测是指在车型导入大批量生产线前,需要经由国家授权的检测机构对新上市车型执行的强制性定型试验,检验合格后才可批量生产及上市销售。非强制性检测多为汽车生产及服务企业因业务活动而开展的主动检测,包括二手车检测、维修检测等。新能源车迭代升级和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推动非强检需求提升。当前汽车研发新车型推出周期较以往大大缩短,新车型进入市场需要在工信部公告披露。-年,新能源汽车合计公告车辆型号数量由个上升至个,年同比增长17%,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车型迭代竞争会更加激烈。

非强制性检测市场规模=汽车公告车型数量*单车检测项目数量*平均项目检测价格。考虑到新车公告需通过项目检测,所以公告车型数量和市场规模呈正相关。年,我国汽车合计公告个型号,其中新能源车个、燃油车个。单车零部件检测包括动力总成试验、底盘试验、车身试验等5类,具体项目合计项。燃油车平均项目检测价格约为元,考虑到汽车电子检测项目仅占总项目30%,故假设新能源车检测业务平均价格较燃油车上浮50%,估计新能源车平均项目检测价格约为元。计算得出非强检市场规模为.50亿元,其中新能源车非强检市场规模为.35亿元。

2.3公司具备电工与汽车检测认证双项优势

公司在电子电器检测与汽车检测领域资质齐全。权威资质认证是增强第三方检测机构品牌和公信力的关键。公司依据ISO/IEC对所属的8个实验室建立了管理体系,大部分实验室具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得到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具备了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的资质。公司部分实验室也得到了美国实验室认可协会(A2LA)、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国际安全运输协会(ISTA)等诸多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认可。

公司从TV代工企业起家,目前已具备完善的电子电气产品检测能力。据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00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