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测试器械 >> 测试器械资源 >> 线束中平行双线的开路测试JTTDR5
低频飞机线束组件样品,一端为航空连接器与尾部附件,型号分别是JYT19B93SN和J/49-18W,总长cm。
JYT19B93SN的接触件中,两个10#孔接触件连接12AWG的AF线(黑色);六个20#孔接触件中A/B/S三个孔连接白色20AWG屏蔽AFPF线,另外K/J/H三个孔接触件连接白色20AWG的AF线;24个22D#孔接触件均连接22号线。
线束的另一端为散线,压接各自M相应规格的孔接触件。
待测低频飞机线束组件
二测试内容测试两根并行敷设的12AWG电缆,通过观察阻抗变化,测试待测低频线束组件的长度,并对比线束卷绕和拉直两种状态下,阻抗曲线的变化。
三测试装置使用北京嘉通壹航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JT-TDR-50电缆故障点测试仪,配合BNC转鳄鱼夹的转接线,如图所示:
拉直线束组件后测试
卷绕线束后测试
其中转接线长度为cm,双绞线打开后接鳄鱼夹的总长度是20cm。
JT-TDR-50电缆故障点测试仪按常规配置设置。
四测试结果分析观察测试曲线发现,线束拉直和卷绕后,测试两根黑色12AWG单芯线的阻抗,两种情况波形基本一致,只有细微差别,如下图所示:
其中蓝色粗线为拉直后的阻抗曲线,蓝色细线为卷绕后线束的阻抗曲线。
根据阻抗变化,测得两根黑色12AWG黑色电缆的长度约为cm,实际值约为cm,误差约为1.9%。
可以看出,虽然两条阻抗曲线基本重合,但仍有细微差别,原因是不同的线束排布方式,影响了实测的两根黑色12AWG单芯线缆的间距,两根线之间的距离影响了两根线构成的二维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值。
五理论分析特性阻抗是电磁波沿均匀电缆线路传播而没有反射时所遇到的阻抗,其值仅与线路的一次传输参数(电阻,电感,电容,绝缘电导)和电流的频率有关,而与线路的长度无关,也与传输电压及电流的大小及负载阻抗无关。
特征阻抗的作用是:让电缆的阻抗与终端负载的阻抗相匹配,使信号最大限度的传输到负载端。如果阻抗不匹配,可能造成1.信号损失严重,2.信号变形失真。直接结果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无法启动。
线缆与接插件构成的布线链路阻抗不匹配导致的一部分能量反射。当端接阻抗(部件阻抗)与电缆的特性阻抗不一致偏离标准值时,在通信链路上就会导致阻抗不匹配。阻抗的不连续性引起链路偏移,电信号到达链路偏移区时,必须消耗掉一部分来克服链路偏移,这样会导致两个后果,一个是信号损耗,另一个是少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发送端。被反射到发送端的能量会形成噪声,导致信号失真,降低了通信链路的传输性能。这就是回波损耗现象。
因此,回波是因为阻抗不匹配造成的,所有的影响阻抗的因素都会对回波产生影响。
平行敷设的两根电缆,构成的二维传输线,其特征阻抗计算公式如下:其中K为两线之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d与r为距离值,log取10为底,如图所示。
仔细观察JT-TDR-50测得的波形与两根黑色12AWG电缆的排布位置,可以看出,从鳄鱼夹到12AWG插针连接处,到阻抗值相对稳定这段距离内,两根黑色12AWG电缆的间距在逐渐减小,从Ω(cm处)陡降到欧姆(cm)。
实际上此处两线之间的距离也在逐渐减小,直到趋于稳定,如下图所示。
两黑色线的间距逐渐趋于稳定,体现在波形上阻抗值趋于稳定。
选取一处,两根黑色线的间距约为6mm,12AWG电缆的导体半径约为1mm,此处K取空气的介电常数,即1C^2/(N*M^2),计算可得此处两线之间的特征阻抗值约为:.52Ω。此处计算结果必然偏大,因为没有精确计算空气与PTFE材料的复合介电常数。
对应到波形上为特征阻抗陡降的波形曲线,与实物相符。
如图所示,两线特征阻抗值最小处为大约66Ω,此时两根黑色单芯线几乎紧密贴合在一起,因此公式中的d=2r。lgd/r=0.30,则反推出此时K=1.57,为铜导体与PTFE构成的区间内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估算值),此数据仅供参考。
可以看出,线束的排布方式(拉直或卷绕),影响了线束内部平行双线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影响了平行双线的阻抗值。
—END—